“随时拿起,随时放下;先生主干,再密枝叶”——人物专访:孙施文教授谈读书

更新时间:2013-10-16

人物简介
孙施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理论与历史、城市规划实施。
 
记者:孙老师,您好,欢迎您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给我们“授课”(注:孙施文老师是我院聘请的兼职教授)。
孙老师:谢谢。
 
记者:讲座过程中我们有一个特别深刻的感受,您是一个更偏向于学者的规划师。您在讲座过程中旁征博引了许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著作,而且对每个术语都如数家珍,所以今天我们想先和您谈一谈读书的问题。我们看您在微博上经常发一些新书的照片,您每天都看书么?您一般什么时间看书呢?
孙老师:基本上每天都会看,我看的书比较杂,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时间。这方面我想每个人的习惯不同,我个人是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手边的书,转而做其他事情;也随时随地都可以拿起一本书,继续上一次阅读。
记者:对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在看书方面,您是建议我们更宽泛地阅读,还是先从城市规划领域看起?
孙老师:作为学生,可能先看一点经典很重要。从一个人的学习过程来讲,我觉得首先要阅读一些经典——每部经典著作当中肯定会有很多关键性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下去。(这种学习过程)就像一棵树(的成长),一棵树要想长高长大,肯定要先有粗壮的树干,然后再枝繁叶茂,树干就是我们说的这个核心的(经典的)部分。我们现在的学生的问题就是经典看得少,杂的东西看得多,即使是在一个同一个领域里面,也是杂的东西看得多。看经典的一个好处就是(帮助你)先形成自己的立场,一开始跟着它,然后可以不断修补。写文章也一样,开始的时候模仿别人写,从他的观点出发,之后你又会看到很多对他批判的,或者观点和他不同的。这时候你就会想哪一个更有道理,然后不断积累,不断思考,才能形成自己的(看法)。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过程。
 
记者:孙老师,问一个比较细节的问题,您平时是一本书看完再去看另一本,还是同时看好几本书?
孙老师:几本书同时看。
记者:您这么做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孙老师:习惯。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同时看不同类型的书,换一种思维,对脑子也是一种休息。有时候看一本书看得太深入,反而容易被带到沟里去,年轻学生很容易犯这样的问题。我们学校的吴志强老师就说,(学生)今天看了一本书,热血澎湃,觉得只有他对了,过一段时间,看另外一本书,又觉得只有他对了,原来那本书就扔掉了,没有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看了经典以后,一点一点深入,就会不断修正自己,这对于个人的知识体系地形成是十分有利的。读了经典之后,再看任何东西,都会慢慢体会到如何和自己所关心的问题领域建立联系。
 
记者:孙老师您能给我们推荐一些规划领域您特别建议我们阅读的经典么?我们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很长的几十本书的书单,说是您推荐的城市规划从入门到研究的必读书目,那个是您本人的推荐么?
孙老师:那个书单,是很早以前上海社科院让我给他们推荐的城市文化研究方面的书,现在网上流传的版本,有一些已经被人改掉了。
 
记者:最后问一个轻松的问题,您是规划界里面比较早用微博的,粉丝也很多,您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使用微博?感觉上您似乎不太经常以学者身份去发起一些公共讨论。
孙老师:微博就是一个社交媒体,对我而言就是一个生活的调剂和休闲,我不上微博的时候可能是在看书、上课或者做其他专业领域内的事情,上上微博就是看看其他人在做什么,消遣一下。我们现在实际上是把它有些异化了,我和杨保军、石楠他们之前是想把微博变成一个讨论问题的平台,可是后来发现做不了。
记者:好的,谢谢您孙老师,我们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欢迎您下次再来给我们上课!
 
编后语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孙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给青年学生提出从经典读起的建议,切中肯綮。结合杨保军老师的“工”字形成才模式而言,窃以为经典就是“工”字第二笔那一“竖”的主要成分,成为任何领域的专家,都需要经历对于经典问题的思考与回应——图书馆中那些略略发黄的纸页里并不是过时的知识,而是学科里“元问题”的起点。以此与诸君共勉。


 
(记者: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