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7日晚7时,南燕城市学会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之“大数据+,让城市智慧有+”在C栋301教室成功举办。此次沙龙主题积极响应不久前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旨在通过沙龙的形式让同学们了解和学习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各方面的应用。
我们有幸邀请到深圳北斗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帆、深圳大学空间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深圳重点实验室常晓猛博士后和深圳规划国土房产信息中心GIS工程师贺弢三位主讲人前来交流。他们分别从研究院、高校和政府部门的视角,给了大家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机会了解大数据,了解智慧城市建设。
首先是张帆副研究员发言。他的演讲以大数据驱动智能交通应用为核心,大数据通过“采集—分析—回馈”环节形成闭环(即闭环通过实时收集数据,快速迭代从而及时做出决策)。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他以深圳市每天的人流量和人群的出行规律为例,通过融合调查问卷数据、手机用户客流数据、地铁客流数据等,研究不同人群的出行特征、公交流量、电动车辆运营行为、土地规划状况等等。在他风趣的解说下,我们进一步认识了交通大数据的神奇之处和研究城市问题的新视角。
主讲嘉宾:张帆副研究员
紧接着是常晓猛博士后发言,他的主题是基于多源时空轨迹大数据的城市空间活动特征分析。他从城市化进程问题入手,引出了研究人地关系的重要性。他把重心放在基于电子足迹数据的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分析上,通过对遥感影像各波段筛选并合成出人类活动波段,再经过图像增强和ROI选择,得到人类活动波段土地覆盖/利用波普曲线,最终经过极
大似然法(遥感影像监督分类方法)得到分类结果,从而建立人类群体活动的“高光谱”影像。他从一个学者的角度,详细论述了利用大数据进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让我们对该研究本身有了一个更直观的理解。
主讲嘉宾:常晓猛博士
最后是贺弢工程师发言,他的主题是虚拟城市与智能规划。他以目前“公开规划过于专业,大众参与入口太少”为切入点,通过对比美国与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现状,指出我国规划行业公众参与的缺失。接着,他介绍了一款叫simcity的虚拟城市建设游戏,游戏的核心是智能规划模型,通过游戏发现城市建设的具体问题,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能否借鉴游戏的思想,以我们的城市作为一个试验,让城市规划更加智能,让公众更多参与到规划自己的城市中来呢?
主讲嘉宾:贺弢工程师
在最后的Q&A环节,同学们和三位主讲人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提出了很多高质量的问题,比如在研究大数据方面,政府、学校、研究院之间如何开展合作;获取大数据的数据源对于我们来说有多困难;大数据涉及人的隐私,除了数据拥有者自我约束,是谁在做第三方监管等等。主讲人都对这些问题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
现场讨论
整个活动持续两个多小时,也得到了很多其他学院包括清华和哈工大同学的支持。希望大家通过此次学术沙龙在大数据方面有较大收获,我们也会努力为大家举办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活动。
(文/徐媛 图/董美璇 编辑/易哲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