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导师简介
洪松柏,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B类)、面上项目等,曾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长期从事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研究,重点关注土壤碳、氮动态,温室气体收支等,代表性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在Nature Sustainability (2020), Nature Plants (2025),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2023),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25),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22, 2024), Ecology Letters (2023)等主流期刊。
学术主页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VoUOEX8AAAAJ&hl=zh-CN&oi=ao
个人主页https://urban.pkusz.edu.cn/info/1013/3199.htm
课题组简介
本课题组(Global Change and Ecosystem Carbon-Nitrogen Cycling,GCCN)成员目前包括1名在站博士后、2名在读博士生、5名在读硕士生以及1名科研助理。我们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成员积极参与组内交流与讨论,定期开展学术分享会与研究进展交流以及丰富的文体活动。课题组积极支持学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专业技能培训以及短期出国访问,助力成员拓展国际视野、提升科研能力。此外,我们的研究项目常与国内外顶尖科研团队合作,为成员提供了丰富的合作机会与资源。
课题组主要围绕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开展研究,现有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1)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评估
2) 温室气体收支核算
3) 土壤碳、氮循环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4) 植被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一、招聘岗位
博士后1-2名,主要从事 1)土壤碳氮循环或 2)温室气体(N2O)收支相关研究。要求具有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相关研究经历,具备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基础知识和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具有较好的土壤碳氮循环实验和理论基础亦可申请。
二、岗位要求与职责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国内外知名高校自然地理、生态、土壤、遥感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周岁;
发表至少一篇SCI论文;
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MATLAB,Python,R等;
具备独立科研能力,熟练掌握相关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对研究有热情,动手能力强,具备良好的英文写作与交流能力;
入职后需全职博士后研究工作;
身心健康,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符合北京大学博士后的其它招收条件(可参考校博士后网站相关内容
https://postdocs.pku.edu.cn/index.htm)。
三、薪酬待遇
1. 博士后聘期一般两年,年薪30-34万,包括基本年薪12万-16万元/年(税前,含五险一金),深圳市在站博士后生活补助18万元/年;依据自身符合的条件情况,可申请南燕博雅博后。
2. 博士后出站后留深圳工作且与本市企事业单位签订3年以上合同的,可申请深圳市科研资助(共30万)。注:以深圳市最新相关人才政策为准。
3. 支持和帮助符合条件的申请者申请各类博后人才项目和基金。
四、申请材料
1. 个人简历(包括个人概况、学习科研经历、论文成果、参与科研项目和研究兴趣等)
2. 其它能说明科研能力的材料
五、联系方式
请申请人将申请材料发送至洪松柏老师的邮箱(songbaih@pku.edu.cn),邮件标题为“应聘博士后_姓名_单位”,如合适再做详细申请探讨。如有问题,也欢迎随时咨询。
即日起接受申请,岗位招满前招聘信息长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