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局正式公布了2025年度基础研究专项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面上项目拟立项名单,我院共获得5项资助,项目负责人分别为李玲助理教授、张梦竹助理教授、张浩然助理教授、王晗博士、唐梦雪博士。项目研究起止时间为2026年1月-2028年12月。
项目名称:
城市住房与轨道交通空间协同的碳减排机制与智能体模拟研究

项目简介:
服务于国家“双碳”目标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以住房与轨道交通空间协同对居民出行碳排的影响机制为研究核心。通过解析空间协同如何影响个体出行决策进而塑造出行碳排,开发面向“双碳”目标的协同调控模拟平台,提出适用于深圳住房保障、轨道资源配置、低碳发展协同的空间优化策略。

负责人简介:
李玲,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系客座研究员,获香港大学房地产经济学博士,研究兴趣为城市经济学、住房与区域发展、城市更新。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基于多源时空大数据的城市流动性研究;(2)城市更新的空间-社会-经济效应量化研究;(3)城市公共设施投资的效率与公平性研究。
项目名称:
面向超高密度城市“人—能—环—网”四元耦合的燃气管网协同优化研究

项目简介:
项目围绕超高密度城市“人—能—环—网”四元耦合机制,开展燃气管网的协同优化研究,旨在揭示超高密度城市中系统性地揭示燃气管网与多能系统的深度耦合机制,解决复杂城市形态下燃气管网在极端气候和人群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研究从多能负荷行为建模、燃气管网状态演化规律分析及城市能源系统的协同优化等方面展开,探索如何通过精细化的柔性用气行为识别与预测、融合多网协同的动态建模与仿真、以及“人—能—环—网”多维耦合特征的协同优化方法,提升超高密度城市燃气管网在高动态扰动和极端情境下的应对能力与安全性。项目的核心创新在于构建面向超高密度城市的“人—能—环—网”耦合优化理论框架,提出了集成时空感知、系统仿真与智能调控的新型燃气管网协同优化方案。研究成果不仅为未来城市能源互联网系统的高效调度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超高密度城市的能源保障与韧性提升提供现实应用支持。

负责人简介:
张浩然,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香港理工大学客座教授,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储运工程博士学位,日本东京大学空间信息科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包括:1. 城市能源系统;2. 城市物流系统;3. 城市流空间。
项目名称:
风险情境下城市生命体复杂公共服务系统韧性评估、动态模拟与智能预警
项目简介:
项目聚焦于风险情境下城市复杂公共服务系统的韧性评估、动态模拟与智能预警关键技术研究,通过构建基于城市生命体视角的公共服务设施多层供需网络,结合人群流动行为的大数据分析,探索如何动态评估、模拟和优化城市公共服务系统的韧性。借助数字孪生技术与深度学习技术,结合图神经网络等智能算法,精准预测与识别潜在风险单元,开发智能预警平台,实时生成高效的应急响应策略。通过这些创新技术的协同应用,力求确保深圳市在应对各类突发灾害时,能够迅速恢复并保障公共服务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

负责人简介:
张梦竹,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研究员、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士。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社会地理计算与空间治理;(2)人群移动与社会感知;(3)城市流动性与公共服务配置;(4)城市转型与规划理论。
项目名称:
湿热气候区高密度城市屋顶空间“能源-农业-生态”协同潜力评估与利用模式优化研究

项目简介: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背景下,湿热气候区城市正面临严峻的社会-生态挑战。深圳作为代表性城市之一,面临能源转型空间受限、热岛效应显著、雨洪风险突出、粮食自给率低等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本项目面向深圳土地紧约束背景下能源转型、粮食安全与气候韧性提升的战略需求,以屋顶为空间资源载体,通过整合屋顶光伏、屋顶农业和屋顶绿化等技术,开展多系统协同利用潜力评估与模式优化研究,探索深圳屋顶空间从低效闲置向多功能韧性利用转型的理论与方法。项目服务于深圳建成气候适应型城市的2030年目标,预期将通过厘清屋顶空间“能源-农业-生态”协同利用与增效的技术瓶颈,为新能源、现代农业、生态环保与数字孪生等产业领域探索新的增长点,同时可为湿热气候区其他高密度城市提升存量空间利用成效贡献“深圳方案”。

负责人简介:
王晗,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博雅博士后,北京大学理学博士,主要研究兴趣为城市社会-生态系统、景观生态与土地利用,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面上资助1项、省部级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深圳市科创委基础研究等工作,担任Cell Reports Sustainability,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Geography and Sustaina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Urban Climate 等期刊审稿人。
项目名称:
基于城市低空立体观测的大气硝酸盐生成关键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
项目立足于城市大气关键气溶胶组分硝酸盐的控制问题,旨在从综合观测与机理研究的角度,探讨大气硝酸盐形成与演变的规律。研究将结合低空立体观测手段与多源数据分析,关注硝酸盐的二次生成过程及其在复杂城市环境中的转化机制。通过这一研究,期望深化对大气污染成因与演变的认识,为城市环境治理和空气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与方法参考。

负责人简介:
唐梦雪,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博士后,北京大学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污染物垂直变化和大气活性氮化学。主持国自然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一项。
图文:各项目负责人提供
编辑:城规宣传中心
审核:汤俊卿 常文静 邱玉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