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技艺,共筑团队匠心——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宣传中心南头古城春日团建纪实

2025-04-22

活动概况

    为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成员专业实践能力,同时探索传统文化与城市运营的融合路径,328日下午,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宣传中心组织全体成员赴深圳市南头古城开展实践调研与团队建设活动。活动以非遗文化体验、集体协作实践与城市空间运营考察为主线,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深化成员对文化传承、团队协作及城市更新等议题的认知。

 

协作实践:强化团队凝聚力与执行力

    本次活动以集体协作完成陶瓷花瓶制作为核心环节。在专业陶艺师的指导下,成员分工参与拉坯塑形、纹样设计与釉彩绘制,通过统筹规划与流程配合,最终完成了一件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陶瓷作品。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需协调操作节奏、统一设计理念,并解决制作中出现的结构稳定性等问题。此类协作模式不仅模拟了宣传工作从策划到落地的完整流程,也强化了成员在跨领域任务中的沟通与执行能力,为后续学院宣传工作的团队化、专业化推进奠定基础。

图片

体验中...

非遗研习:深化文化传承的专业认知

     活动第二环节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成员系统观摩了掐丝珐琅的制作流程,并参与基础技法实践。非遗传承人从材料特性、工艺标准到现代创新应用进行讲解,重点剖析了传统技艺在当代设计中的转化逻辑。作为城市规划与设计领域的青年学子,成员结合专业视角,就“非遗工坊嵌入历史街区的空间策略”“传统纹样在现代视觉传达中的转译”等议题展开讨论。此类实践为宣传工作中的文化叙事提供了更扎实的理论支撑,也启发了成员在视觉设计、活动策划中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思路。


       

 

空间考察:探索城市更新运营模式

    作为兼具历史底蕴与当代活力的城市更新典范,南头古城成为本次调研的重要案例。团队实地考察了古城内文化展览、商业业态与公共空间的布局逻辑,重点分析其“微改造”策略如何平衡历史风貌保护与功能活化需求。成员们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从宣传工作的传播视角出发,探讨了文化IP打造、叙事场景构建对提升空间吸引力的作用机制。此类跨学科思考有助于宣传中心在未来的学院品牌建设中,更精准地把握学术成果转化与公众传播的衔接点。

    




总结与展望:实践赋能宣传工作创新

    本次团建活动突破传统形式,将团队建设、技能培训与学术调研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成员既提升了手工制作、视觉设计等宣传业务所需的实操能力,也深化了对城市文化传承、空间运营等专业议题的理解。活动成果将转化为后续工作的具体举措:计划将掐丝珐琅技艺应用于学院文化衍生品设计,以南头古城运营模式为参照优化新媒体空间叙事策略,同时建立常态化团队协作机制以提高工作效率。

    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宣传中心始终秉持“专业为本、服务宣传”的理念,未来希望能够持续开展此类融合专业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在提升团队效能的同时,为传播学院学术成果、讲好学院发展故事注入创新活力。

图文|城规宣传中心 王丹妮

编辑|城规宣传中心 饶曾佳雯

审核|邱玉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