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 从五大湖到北大:宫兆亚

2023-12-19

编者按

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始终聚焦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群和深圳市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国家战略需求,努力建设国际领先的湾区城市人居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学院也持续涌入新的师资力量为学院建设贡献力量。


为此,城规记者团开展“师说”——学院青年教师系列采访栏目,带大家近距离感受青年教师们背后的科研、生活、课堂等故事。


今天,来看看宫兆亚老师的故事。



海外学习工作十五载,宫兆亚老师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时间改变了很多,祖国腾飞的经济、强盛的国力,他自己也从当年“学院路”的普通本科生成长为了北大的博导。或许一切又都没变,一如他冷静沉着的外表下,那颗和年轻时一样热烈跳动的心。

宫兆亚老师与我们聊天


01

回首

/在时代洪流中迈出坚定步伐/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回顾宫兆亚老师的求学生涯,他走过的十字路口似乎都见证了时代的变革,而他在时代的裹挟下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


北京学院路的日子


“当时是管理信息系统特别火,然后才选了这个专业。实际上跟计算机类似吧”,提及本科生涯的起点,宫兆亚老师没有谈浓厚的兴趣和高远的理想,而是一个现实的理由。回忆起本科的生活,宫兆亚老师一改平日的沉着,重拾了上大学时的轻盈。“当时,高校生活还是挺有意思的”,那时宫兆亚老师会去学院路的其他学校选课,也会在各个学校的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公告板)上冲浪。宫老师还饶有兴致地和我们说起参加新东方的课程时上了罗永浩的课,和我们聊起水木年华并打趣“你们还是太年轻了”。在他的叙述中,我们似乎亲眼看到了他的求学起点,在那个一切都显得通透明亮的新世纪之初。

时间来到了2005年,本科四年级的宫兆亚老师刚好赶上了“留学潮”。“当时出国特别火,大家都想出去看看世界”。为了出国,宫兆亚老师努力地做准备,他坦率地说:“当时林大申请成功的案例就只有GIS这个专业”,为此他特意在大四专门修了GIS,打算申请美国大学的地理学专业。“那时候我还不太了解GIS是什么,对地理学的认识也仅限于高中的课本”,宫兆亚老师说,“决定学GIS,是因为大学里的一位老师说‘世界上80%的信息都跟空间有关’”。就这样,怀着对学科的懵懂与憧憬,宫兆亚老师申请到了美国托莱多大学的地理学硕士,带着简单的行囊和一腔的热情,千里迢迢来到了伊利湖边。

宫兆亚老师讲述他的本科经历


五大湖区的沉淀

到了美国,理工科出身的宫兆亚老师面临的第一个困难便是向文科思维模式的转变。“第一学期的地理学思想史,天天听着课跟听天书一样,一学期下来估计只有20%是懂的”。为了通过考试,宫兆亚老师甚至大段大段地将考试内容硬背下来,即便完全不理解其中之意。“这个还真是不好转换。当时还是挺痛苦的,很像写第一篇学术论文的感觉,开始真的摸不着门道,一次次碰壁,怎么都扭不过来”。宫兆亚老师认为转变思维没有捷径可走,最好的方法仍然是多积累、多读文献,同时参加学术会议对培养形式化的学科思维十分有益。借着学术会议的机会,宫兆亚老师在美国期间走遍了美国一半的州,“美国的全美地理大会,每年都去。我印象比较深的是09年那会去拉斯维加斯了,那时好多老师也都没去过”我想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他对户外活动的热爱。

宫兆亚老师在全美地理大会(波士顿)上发表演讲

除了学习上的挑战,跨越了十三个时区的新生活也让宫兆亚老师至今记忆犹新。托莱多大学坐落于美国“铁锈带”,随着重工业产业的迁出和富人的外移,城市早已衰败萧条,远没有国内城市的热闹气氛。这片景象在当时给了宫兆亚老师不小的冲击。“城市不变了,没有发展了”,宫兆亚老师说道,“我入学第一周,周五下午五点不到,从办公室出来俯瞰整个校园一个人影都不见,大家都回家了。我那时觉得不可思议。” 五大湖区的冬天也特别熬人,五个月的冬天三个月下雪,路上厚厚的积雪和轰隆的铲雪车成为了冬天的日常。为了方便通勤,宫兆亚老师在来到美国的第二年咬着牙花费1500美元买了一辆车,从此脱离了每天早上赶校车的生活。为了省点钱,他搬进了治安比较差的社区,结果在某一天耳闻了一起楼下的枪击案。时隔多年再说起这些故事时,宫兆亚老师显得从容和淡定,而我却在其中实实在在地窥到了一个游子在异乡求学的不易。当然,五大湖区优美静谧的自然坏境、托莱多大学悠久的历史和哥特风格的建筑,以及这段求学经历给他带来的东西可能远非文字可以形容。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觅得了内心的平静,谁又能说宫兆亚老师如今内敛沉静的性格不是因此受益的呢。

宫兆亚老师在火山岛国家公园


在北卡步入学术的殿堂

临近硕士毕业,宫兆亚老师和所有毕业生一样面临着要读博还是工作的抉择。当时的美国就业压力也比较小,拿到Master学位的GIS专业学生从事GIS编程和二次开发工作可以拿到大概六万美元的年薪,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纵然如此,这件事情也没有困扰宫兆亚老师多久,“当时工作其实挺好的,但想想硕士期间好像没学到啥东西,感觉没有学到GIS真正的东西”,宫老师说道,“所以就接着申请博士,申到了北卡”。那时是2008年,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发生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在极短的时间内席卷了全球,导致了地球上百分之五十股价的蒸发和长时间经济与就业的不景气,而凭着对学术的纯粹与热忱,宫兆亚老师又一次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读博期间,为了契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宫兆亚老师从硕士阶段的遥感和土地利用转向了人文地理学中有关城市科学定量方法的研究。宫兆亚老师的最大感受是,美国博士的培养在于以学术训练为主,因此会安排大量的课程。正是那几年充实的课程和扎实的科研训练,宫兆亚老师逐渐找到了科研的感觉,也明确了未来的目标和方向。“我感觉真正开始进入到地理学的领域,正是在那个时期”,宫兆亚老师说道。

相比于对硕士阶段在五大湖区生活的侃侃而谈,宫兆亚老师对博士和在英国担任讲师经历的叙述主要强调了他在学术方面的成长,我想或许是在某一时刻,他真正踏入了学术的殿堂,看到了知识中比现实还要广袤的世界,从此专注其中,无论是五大湖区的冬天和寂静,还是东海岸的阳光,都化作了通往学术殿堂的引路石。  

宫兆亚老师在黄石国家公园


疫情中的回国路

思绪从大洋彼岸飘回现在,我问宫兆亚老师:“既然您在博士毕业后就顺利地拿到了英国伯明翰大学讲师的offer,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回国任教的呢?”,宫兆亚老师回答,出国读书,学成归国,本就是他的长远打算,而疫情加速了这一目标的实现。

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担任讲师期间,宫兆亚老师与家人长期分隔两地。2020年,国外疫情形势严峻,英美等国相继躺平,再加上美国民粹主义爆发等等动荡事件,这令宫兆亚老师倍感担忧,思虑再三,他决定回国任教,获得一个更加稳定、安全的生活和科研环境。

就这样,海外学习工作十五载,宫兆亚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和离开时相比,一切都改变了,祖国腾飞的经济、强盛的国力,他自己也从当年“学院路”一个普通的本科生成长为了北大的博导。但我想,或许一切又都没变,一如他冷静沉着的外表下,那颗和年轻时一样热烈跳动的心。


02

学术

/在技术进步中把握研究前沿/


“转变空间分析的范式”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地理学计量革命,到七八十年代大面积土地管理现实难题驱动发展的GIS软件,再到九十年代,随着算力提高、算法革新以及个人计算机普及影响下发展出的地理学新计算模式。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一直受到计算机技术的影响。同时,技术的不断发展也给学术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比如时空分析量化方法与新技术的融合。当前,第三次以大数据为标志性特点的技术革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自2010年开始深度学习等算法的突破性进展,为地理信息科学再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我现在的研究就是在新的一轮AI技术与地理空间智能相结合的交叉领域开展研究。包括怎样更好的利用大数据、怎样利用新的深度神经网络去获得大数据里多源的、异构的信息,比如社交网络的信息、街景的信息,又比如个体层面的流信息、轨迹信息等。”利用大数据驱动的空间智能计算,赋能地理信息系统,这是前所未有的。这不光对信息层面和技术层面提出了挑战,也对理论层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宫兆亚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对GIS里所强调的怎么表达空间的问题。GIS的绝对空间参考在各类GIS软件中几乎成为了一种定式,那么在大数据时代下是否能够对个体层面感知的空间、复杂网络构成的空间,用新的方法重构对这些空间的表达,从而有助于地理的知识发现和一些地理问题的更好解决”。总的来说,这是一种空间分析的范式的改变。


给课程做做宣传

提到本学期的课程《城市时空分析与地理计算》,宫兆亚老师表示核心是地理智能计算,实际上是想和上学期的《智慧城市前沿理论和方法》形成一个互补的关系。研究生第一学期的课侧重于理论和方法上,以读文献为主,目的是使同学们在思维模式上适应这个学科。第二学期的课程设置则主要针对具体技术实现,在问题导向下,利用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并最终得出结论。“这门课程具体涉及到城市大数据的空间分析和地理计算两方面。空间分析涵盖了对GIS、时空大数据的处理方法,地理计算则侧重于模型和智能计算方法,强调的是在解决问题时空间性这一独特角度”,宫老师向我解释道,“为什么要使用机器学习方法,一是为了获取数据本身的特征,二是依赖假设少、足够有效。模型问题解决好了,我们仍面临着计算的问题,因此这门课也会讲解到并行计算、云计算等解决算力问题的方法。”


宫兆亚老师在课堂上


03

展望

/迎接新的身份与挑战/


“导师是引领,班主任是管理”

入职北大,宫兆亚老师同时担任了研究生导师和22级研究生班的班主任,这些新的身份对他而言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在采访中,宫兆亚老师也给我们分享了他对这两个身份的理解。

身为一名导师,宫兆亚老师给出的关键词是“引领”,在他看来,导师是学生进入科研领域的引领者,因此导师对大的方向的把握是比较重要的。“导师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对论文内容的研究价值进行把关”,宫老师认为,“比如我读博士的时候,具体的方法上我导师可能不如我了解,但并不影响他指导我,引领更多的是在大的方向、研究课题,或者从方法论的层面给学生指导”。另外,在他看来,国内的科研体系与欧美体系很不一样的一点在于:在地理领域,国内科研的团队化模式更明显,国外则倾向于每个老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单打独斗。这种团队化模式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具有较高要求,而这也是宫兆亚老师作为导师比较看重学生的一点。  

身为一名班主任,宫兆亚老师认为他的职责更偏重于生活,要引导学生,让班集体和谐、融洽、团结,让大家在大学中有一个集体的概念。宫老师坦率地说:“班主任我也是第一次做,之前没什么经验。这比较像国外大学里一个硕士或博士项目的负责人,负责督促学生按照正常流程完成学业。但是班主任的职责可能更多,比如要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成长。”


“走出去看看”

在采访即将结束之际,作为导师、班主任的宫兆亚老师最后给同学们提出了建议,总结起来就是五个字——走出去看看。不仅要去发达国家,也要去其他发展中国家看看,有机会出去体验一下不同的视角,能丰富思维,让你对事情的见解从不同维度、不同角度得到提升,对事物的认知更加饱满、深刻。这些经历不仅能够促进专业技能上的进步,也能够丰富人生,厚实思想,对于今后的职业发展和人生境界的提升,都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宫兆亚老师在夏威夷大岛


个人简介

     

宫兆亚,获得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地理与城市区域分析博士,曾任英国伯明翰大学地理地球环境科学学院讲师,现任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1)面向城市科学的地理空间智能和时空大数据分析,解决城市空间交互和选择建模问题;2)从三个城市韧性(交通流动性,建成环境,和空间经济)的角度,基于地理计算和城市模拟来考察可持续城市发展。在领域内和综合性高影响力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作为客座主编,组织ISPRS IJGI Special Issue "Crowdsourc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 Citizen Science"。荣获2018 AAG William L. Garrison Award for Best Dissertation in Computational Geography计算地理学最佳论文的第二名,2016 RSAI Best Dissertation in Regional Science区域科学最佳论文的第二名等科研奖项。获得北京大学海外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委员会(ESRC)和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等资助的 7 项科研基金。曾担任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信息基础设施专业组主任 (Director for the Cyberinfrastructure Specialty Group of AAG)。现担任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智慧国土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和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特聘客座研究员。曾任2017-2019国际区域科学协会地理计算分会主席。



采访|段司南 黄诺贤 邱玉叶

文字|城规记者团 黄诺贤

图片|宫兆亚 黄诺贤

排版 | 城规记者团 黄诺贤

审核 | 宫兆亚 邱玉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