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2023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顺利开营

2023-07-19

  2023年7月2日上午9时,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2023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正式开营。本次夏令营收到来自全国各地700多名优秀高校学子的申请,经过综合考虑,最终筛选了78名营员参与为期四天的学术夏令营活动。

  首先,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赵鹏军教授作开营致辞,向来自全国各地参加本次夏令营的优秀营员致以热烈的欢迎,并向各位同学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师资队伍、学科设置、科研成果、学生培养方案等。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秉承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立足深圳研究生院的“前沿领域、交叉学科、应用学术、国际标准”的办学方针,结合北京大学学术优势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活力,致力于培养有“国际眼光、前沿理论、本土经验” 多元创新模式的国土空间规划复合型人才。

(赵鹏军院长介绍学院概况)

(营员与导师合影)

接着,城乡规划与治理方向导师张文佳、杨家文、阴劼、仝德、李玲老师,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方向导师赵鹏军、汤俊卿、宫兆亚、张浩然、张梦竹老师,景观生态规划方向导师曾辉、吴健生、倪宏刚、朱再春老师依次向营员详细介绍了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


曾辉老师的研究兴趣为景观生态学及宏观资源环境科学、景观与区域生态风险评估、城市与区域生态规划及生态修复技术。

   吴健生老师的研究方向为遥感与GIS、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利用、数字城市与城市安全、地理大数据等。

   阴劼老师关注大数据在微观尺度城市设计应用,包括图像大数据驱动的城市设计方法,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城市空间感知与模拟等。

   倪宏刚老师的研究方向为有机污染物生态风险,包括环境同位素、微生物降解、环境电化学、生态毒理、微污染物、生态经济学核算等。

  仝德老师的研究方向为城市(非正规)土地利用治理、城镇化与建设用地扩张,包括城中村等非正规土地利用演化、非正规居住空间治理、城市更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等。

    杨家文老师的研究领域为交通与公共服务规划,包括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规划、交通政策、交通管理、 TOD(公交导向的开发)、  土地溢价回收),公共服务(基础教育、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相关的新技术运用。

  张文佳老师带领的北大行为与空间智能研究团队,立足人类时空行为,希望建立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新范式与规划应用基础,从不同空间尺度理解建成环境与人类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如何构建可持续和智慧的社区与城市提供政策与规划设计决策支持。

朱再春老师的研究方向为生态遥感、全球变化生态学、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城市生态学,关注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福祉的影响。

   汤俊卿老师关注城市韧性与城市灾害的综合研究,聚焦人地关系中“灾害风险-人类活动-城市系统”复杂耦合机制。

   宫兆亚老师主要从事面向城市-区域科学的地理空间智能研究,关注创新以融合多源时空大数据和传统数据为驱动,以地理空间智能表达为导向的模型框架;开发具有时空注意力的,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地理计算方法,并推动这些前沿创新方法的应用。

   李玲老师的研究兴趣为城市住房市场租售结构失衡及其治理、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 

    张浩然老师关注以创新数字技术、理论和平台突破城市系统领域难题,提升人流、社会流、资源流、能源流、物质流、交通流、碳流、信息流的共生价值,创建数字化的清洁城市。

   张梦竹老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长期聚焦“政策干预-人类活动-空间表征”相互作用机制,在多源地理大数据挖掘与城市计算、政策空间效应模拟和评估、理论化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经验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陈怡琳老师的研究方向为人类活动的大气环境与健康影响评估,包括污染排放清单构建与反演优化、污染物时空分布数值模式模拟,以及健康效应的政策评估与路径设计。

  赵鹏军老师的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交通地理与交通规划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当前关注基于大数据的海-陆资源流动机制、人群移动与城市系统模拟、交通碳减排量化研究等。

    

   开营仪式顺利结束,接下来来自五湖四海、各类专业的优秀各位同学将相聚南燕,在热情的七月,共同度过热切的四天,充分享受学术的精神盛宴。

图文|城规记者团 刘斌 胡班韶

编辑|城规记者团 刘斌

审核|邱玉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