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北大深研院论坛——港澳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顺利举办

2021-11-23

11月20至21日,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自然资源部陆表系统与人地关系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线上主题论坛于Zoom会议平台举行,两地的教师、学生、规划系统从业者共计100余人参与了本次论坛。论坛围绕“国土空间规划、大湾区发展及智慧城市建设”,通过特邀报告与提问交流的方式,分享研究与实践成果,开展学术经验交流。

11月20日上午9点,论坛正式开始,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吴健生老师主持分论坛1:新时代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探索,内容包括八场特邀报告。论坛伊始,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自然资源部陆表系统与人地关系重点实验室主任赵鹏军老师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认为本次论坛主题契合实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对两地师生交流计划项目表示充分肯定与支持。

吴健生老师主持分论坛1

首先,深圳市北京大学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刘青副总规划师作特邀报告,报告主题为“大湾区规划历程和国土空间规划概况”,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前世今生”和发展趋势,并根据项目经验介绍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由来和基本内容。

刘青副总规划师作特邀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刘焱序老师带来了主题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需求与科学前沿”的特邀报告,剖析了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专题内容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内涵、规划重点内容和科学前沿。

刘焱序老师作特邀报告

深圳市前海创新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蔡天成主任,以“前海’扩区’与深港合作新篇章”为主题,介绍了前海的区位、功能定位、管理体制、扩区的范围以及前海作为深港合作平台如何发挥作用。

蔡天成主任作特邀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肖作鹏老师带来了主题为“从供应链的视角看香港在双循环与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空间价值”的特邀报告,介绍了在双循环和粤港澳大湾区中香港的角色、面临的挑战和机会、跨境电商和全球消费网络。

肖作鹏老师作特邀报告

下午2点,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盛鸣副总工程师带来了主题为“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思路探索——基于规划实践的初步思考”的特邀报告,介绍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主要思路与内容、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关键问题以及思考。

盛鸣副总工程师作特邀报告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嘉诚工程师以“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技术解读与探索”为主题作特邀报告,结合规划实践,介绍了“双评价”的基本内涵、研究进展、工作要求以及评价的具体内容。

李嘉诚工程师作特邀报告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董程程助理研究员特邀报告主题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及其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解读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研究背景、核算与应用以及深圳市的做法,并结合实践案例展开分析。

董程程助理研究员作特邀报告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田轲高级工程师带来了主题为“行政博弈视角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思考”的特邀报告,从中央决策、政府部门博弈,到基层规划编制的全过程,分析作为一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人员的工作思考。

田轲工程师作特邀报告

11月20日上午10点,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李卫锋老师主持分论坛2:大湾区可持续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包括五场特邀报告。

李卫锋老师主持分论坛2

首先,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周江评老师作特邀报告,主题为“大数据、新范式和大智慧:决策导向的大数据分析和案例”,分享了对数据优先还是决策优先、为何决策以及如何智慧决策、大数据如何帮助智慧决策的思考,并结合案例分析进行总结。

周江评老师作特邀报告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张啸虎老师带来主题为“共享出行对传统交通模式的影响”的特邀报告,分享了关于网约车如何替代公共交通、网约车是否比出租车更有效率以及共享电动滑板车服务短途交通出行的研究。

张啸虎老师作特邀报告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马骏老师特邀报告主题为“生成计算式城市设计与规划”,从城市设计问题、高效设计方案与支持决策等角度回顾了生成计算式城市设计在规划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

马骏老师作特邀报告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赵展老师带来主题为“城市交通网络与轨迹数据挖掘”的特邀报告,介绍了城市交通大数据、人类移动规律和出行行为、交通网络,并分享了出租车空车运营效率分析、基于网络的车辆轨迹预测和建筑垃圾运输优化的研究案例。

赵展老师作特邀报告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杨天人老师以“应用城市模型”为主题作特邀报告,介绍了大数据、智能化、移动终端、云计算的发展导向、现有研究局限、城市发展的综合测度与规律识别、系统模型与发展归因、未来推演与规划博弈。

杨天人老师作特邀报告

至此,本次香港大学/北大深研院论坛——港澳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阶段性工作圆满结束。本次论坛不仅加强了香港大学和北京大学同学对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生态规划、交通规划,大数据平台、城市数据分析与城市空间模拟技术的认识,也加强两校在可持续空间规划方面的研究以及促进课程教学的合作交流,为双方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接触学术前沿,为两地学科建设、科研合作作出积极贡献。



文:晋雪茹

图:刘淞月、晋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