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晚,我院城市化原理与城市发展史课程迎来了又一期精彩讲座,主讲人曹广忠老师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副教授。曹老师此番围绕我国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演变问题,结合自己长期的理论及应用研究,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中国城镇化的轨迹,并深入分析了城镇化空间格局、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以下是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
我国城镇化轨迹
自建国至今,我国城镇化水平总体上有了很大跃升。尽管城镇化历程充满波折,但是60多年来,我国城市数量和城镇人口都有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尤快。曹老师认为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线性上升或下降,而是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具体而言,1949年到20世纪60年代这段时间,我国城镇化率平稳增长。之后受政治局势、国际环境、自然灾害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历了两次反向城市化过程。直到1979年后,城镇化发展才又步入正轨,城镇化水平开始稳定持续的提升。曹广忠副教授的研究结果是通过对大量数据实证分析得到的,在利用资料方面,他特别提醒大家注意不同时期数据的统计口径和统计标准可能存在差异,要避免误读数据导致得出不准确的结论。在曹老师的分析中,城市建制的变化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几十年来,全国不少城市的行政区域都发生了变化,而且整体上地级市的辖区在扩大,县级市数量在增加。
曹老师还探讨了我国城镇化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在曹老师看来,经济波动是导致我国城镇化进程阶段性起伏的重要原因之一。1960年前,我国经过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优先发展工业的五年计划的实施,国民经济在一个低水平的基础上有了明显起色,同期城镇化发展健康。1961年后,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不少问题,而此时的城镇化历程也进入发展的迟滞乃至倒退期。到了1978年,改革开放战略确立,此后国民经济进入持续和快速增长阶段,这期间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呈现稳定快速提升的特征。曹副教授还认为,我国人口城镇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滞后带来了一些列问题,如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乡村工业布局分散、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等。
在考察人口、经济、社会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之基础上,曹老师又分析了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政策的演变及其对城镇发展的影响。“六五”时期,我国确立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的总体战略。受“备战备荒”思维的左右,当时普遍反对大城市的积极发展,认为大城市增长过快,而实际情况是大城市发展的很不充分,其发展不是快了而是慢了。
进入“十五”后,国家的城市化战略作出了一些调整,强调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城乡共同进步。在关系城镇发展的诸多政策中,除了宏观的城市战略,户籍制度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户籍制长期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人为地给城市化进程制造障碍,结果给我国城镇化的正常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城镇化空间布局
上述关于轨迹的考察主要着眼城镇化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变,而空间布局研究则是立足于城镇化在横向上的分布。曹老师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范围内城镇发展的重点区域是有变化的。另外,曹老师还以省区为单位,剖析了省区城镇化水平的分异与趋同。
首先,就分异方面论,1978年以来,我国城镇化格局中经历了由“北高南低”到“东高西低”再到“西南独低”的转变。改革开放初期,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整体上比南方地区高。随着东部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东部城市快速成长起来,这时西部的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进入新世纪,全国总体的经济实力有了大幅提高,相伴的城市化水平继续稳定上升,但区域间的城市化差异并未完全消失,这期间的特点是西南地区明显滞后。
其次,关于区域城市化水平趋同,曹老师着重介绍了大区域“俱乐部趋同”现象。分地区来说,东北地区内部省际城市化水平差异一直较低;而在东部沿海,其内部省际城市化差异先扩大后缩小;其他区域内的差异基本上都是不断减小。在强调全国城市化水平整体不断提升、大区域俱乐部趋同的同时,曹老师也注意到省区单元间城市化水平整体差异的缩小具有阶段性。借助计算同时期城市化率最高的城市同城市化率最低的城市在城市化水平上的差值即极差值的大小,曹老师发现1982年时极差为33.01个百分点,之后极差长期保持在高值,直到2000年开始回落,到了2005年,极差下降到接近1982年的水平。
我国城镇化趋势与挑战
曹老师指出,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波折很多,起伏较大,而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化发展步入稳定、快速进步的时期。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间差异巨大,所以我国城镇化发展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我国城镇化事业也存在不少问题。依曹老师所见,目前主要问题在于有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数量非常庞大,所以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城市化水平保持持续较快地提高,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从资源和环境角度,曹老师分析了我国城镇化的基础与挑战。曹副教授强调现实的资源基础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然而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高耗能产业的比重长期居高不下,未来对资源的总需求还将不断上升,所以资源短板是以后的一大考验。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着环境条件的约束,而且要应对水危机、城市灾害、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迎接挑战,推动城市良性和持续的进步,曹老师从法律、政策、技术、体制和理念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未来我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曹广忠副教授对城镇化动力机制及演变的细致讲解,帮助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增进了同学们对城镇化问题的认识。在讲座尾声,曹老师接受了同学的提问并做了详尽回答。最后,本次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城镇化道路与理论研究回顾
在我国,关于城镇化的大讨论从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开始。到今天,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3年。这一阶段,改革开放使得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农村劳动力过剩由隐形变为显性,为城镇化释放出了大量劳动力。另一方面,城市轻工业的发展也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参加。这一阶段,学术界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农村人口城镇化是否应当被认可。有观点认为,城镇化是资本主义的模式;也有学者担心大量城镇化会导致我国粮食产量不足等诸多问题;最终占据主流的观点是,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争论以国家在1983年允许农民自立口粮进城务工经商而告终。通过这一阶段的徘徊,我国决定了走城镇化的道路。
第二阶段,1984—1993年。这一阶段,关于城镇化的大量问题迅速出现。例如我国户籍制度对于城镇化后的农民缺乏关怀,造成了人与人的不平等;例如我国农民基数过大,城市无法容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等等。这一阶段,学术界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我国应当发展大城市还是应当发展小城市上,即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应当怎么走。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小城镇,大战略”,代表了一些学者的观点;以胡兆量先生为代表的另一些学者,基于效率的考量,赞同优先发展大城市。国家在1989年颁行的《城市规划法》确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小城镇”的基调。这一阶段开始,学术界开始关注城镇体系的概念和城市效益、规模等问题。客观现实上,这一阶段的讨论,也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出现和小城镇的发展。
第三阶段,1994—现在。这一阶段,城镇化带来的问题和社会矛盾不断深化,许多学者开始对制度进行反思,其中,社保制度、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等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近期成都提出的“两交换”制度,即承包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是一个有益的探索。此外,对传统外延式经济模式的批判和改良,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土地来支撑的城镇化是难以为继的,因此新型城镇化道路、健康的城镇化等概念被提出:即经济非农化应当与人口城镇化、基础设施城镇化相协调,最近又被赋予了节能、低碳等内涵。这一阶段,我国的城镇化开始由注重速度向兼顾质量过渡,走出了中国特色城镇化的道路。
近期研究热点
近期关于我国城镇化的研究有以下几个热点:
1、城镇化速度不是越快越好。在“十五”计划,国家把城镇化提升为国家战略,各地方政府纷纷响应,迅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但不可忽略城镇化速度应当与经济发展、就业岗位的提供、基础设施的提供相适应,而不应当作为目标来抓。
2、城镇空间的快速扩张带来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
3、我国的城镇化制度障碍仍然没有消除,应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开辟试点区。
4、人口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的协调问题。
5、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与农村发展差异以及区域发展差异的问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区域差异时选取的尺度。
6、资源环境问题。北京2004年规划时,将“西部生态涵养带”最终改为“西部生态发展带”;
山东省将“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经济区”最终改为“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例子都反映了我国目前经济仍然重于环保的现实,而这跟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密不可分。
7、城镇化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极化、仇富、贫富分化空间化、城中村、农村留守等问题。
城镇化机制
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是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的变化,即农业比重的降低和非农产业比重的上升,而非农产业往往需要集聚发展,因此导致了城镇化。
任何一个国家的城镇化前期都要依靠工业化的推动,中后期则转向依靠服务业的发展和创新来带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快速城镇化被归功于开放的模式和市场经济的介入。投资主体和组织主题的多元化,即从单一的国家变成国家、外资、集体、个人等也为我国的城镇化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近期重要文献介绍
Zhang,H.K.2002,What Explains China’s Rising Urbanization in the Reform Era?
陈洋、李郇、许学强, 200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陶然、曹广忠,2008,“ 空间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的不匹配与政策组合应对
曹广忠、王纯洁、齐元静,2008,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
曹广忠、刘涛,2010,中国省区城镇化的核心驱动力演变与过程模型
(陈旭来 整理)
曹广忠副教授简介: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副教授,博士学历。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地理学、城镇化、城市与区域规划、人口迁移、城市土地利用。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建设管理研究会(香港)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小城镇分会理事。曾获奖项:2007年北京大学正大奖教金、2006年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5年度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2005年北京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