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践行“眼中有人,心中有社会,脚下有土地”教学模式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景观社会学课程中期汇报
5月12日 ,2012级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景观设计学专业同学们进行了景观社会学课程中期汇报。出席这次汇报会的老师有李津逵、范志明、周林、吴文媛、曾真、张西利、于长江、李迪华等,另外还有20位来自工厂一线的大浪青工朋友们以及2012级景观设计学全体同学。
工作在社会一线的青工朋友们来参加学生的中期汇报使学生和青工们有更好地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青工们以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历练指出部分学生的研究浮于表面、缺乏事实和价值判断依据,调查范围不够。对这些批评意见,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认同,将激励同学们更加深入调查。
青工们第一次走进大学校园,一方面对大学校园生活感到好奇,另一方面同学们丰富的知识和研究内容给了他们很大的鼓舞,他们感受到北京大学师生关怀社会最底层的温暖,有青工表示他们将更好地面对自己的青春和成长。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交流使他们成长了许多,了解了自己看问题的不足之处,将奋起改进。
以下是各个小组汇报的主要内容以及老师的点评。
第一组:研究河南、四川、湖南和广东人在大浪的生存状态与融入
——史书菡、周洁、雷雁南、郑庆之
关于生存状态与融入的概念,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大浪这些外来人故乡的地域文化、生活习惯、交往方式等一些方面,在他们到来深圳之后的坚持与屈服。关于这些发现,我们希望从他们的文化背景(家庭关系/饮食习惯/风俗禁忌/生活追求/受教育程度)、工作生活方式(工作选择及平均收入/居住选择/朋友类型/休闲空间选择)、有关深圳大浪的内容(为何来深圳/为何来大浪/对大浪对深圳的感受/未来的规划)以及各省老乡之间的交集(朋友所占比例/邻里所占比例/大浪或者深圳的有关老乡的网站、组织,如深圳市河南志愿者义工联合会)等这些方面进行调研。
第二组:人的城市化
(1)产业形态对大浪青工职业转换的影响研究——李璐颖、云翃
由于技术、经验、资金的不足,多数青工最初只能以出售体力资本的普工身份进入大浪。当他们渐渐步入中老年,失去体力资本时,将面临着与普工岗位不适应、被逐出工厂的危机,很多人难以突破中年再就业的瓶颈,只能被迫返乡,使得他们的城市化进程拦腰截断。
研究希望探讨大浪的产业形态(三产比例、工厂类型、工厂规模、工厂职位需要与构架、工厂晋升机制以及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等)是否存在让青工完成自身技术、经验或资金的“原始积累”的机会,是否能让他们完成职业转换,从而在大浪长期地扎根立足。
(2)社会教育——文晨、王玉婷、程温温
以青工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社会教育入手,研究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以及社区教育(大浪社会教育的三个方面)对于青工在适应新的城市社会文化环境,重新建立社会规范,按照新的社会文化改变自己的思想感情、行为得到新的认同的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对于青工在工作组织内级别上升、工种替换和获得其他职业机会中的作用。
分析中发现政府、企业、青工形成一个“三方不满”的教育机制,经老师的指导,研究将会关注青工真正的需求、他们得到教育的方式以及与现有方式有何出入,另外关于“未来”企业与青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是我们即将研究的重点。
第三组:土地与城市更新
——史荣新、王璐琦、张林、韩晓杰、向圆媛、李丹
建筑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记载着城市生长的年轮。土地的变化紧紧缠绕着大浪的城市化进程和大浪的原住民的命运。通过调研与访谈发现,各个村落的原住民生活状态、经济水平和城市更新状况各有不同,深入探讨原住民对生活的担忧与不满和生活的真实状态、造成发展贫富差异的因素(相关政策变动,地理区位、生态资源)、原住民对城市化的自主性(更新模式类型、已完成的更新中的遗留问题、原住民自主更新的风险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可以更深入的总结出城市化中土地和人的联系,为大浪过去的发展还原历史,为大浪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
第四组:城市公共服务于公共设施
城市公共服务与公共设施是城市各种网络要素流的依托和保障,它们的日益完善有利于城市化地顺利进行。本组从交通服务、公用设施与公共活动空间三方面展开研究。
(1)“摩的”研究——马军鸽、杨娅琳
描述“摩的”现象,给出客观评价,探讨 “摩的”未来。
(2)垃圾桶研究——张旭、郭佳
从垃圾桶入手,探索公用设施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角色,总结研究公用设施的思路和评价公用设施的普适方法。
(3)儿童活动空间研究——孙亚倩、毛雅萱
观察儿童行为,访谈儿童、家长等,寻找大浪儿童真正需要的空间。
第五组:社会组织在大浪城市化进程中的生长
——丁明君、宋颂、王碧云、王馨甜、朱盼盼
以小草义工和好人好事以及轮滑组织为主要切入点,研究社会组织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城市的意义,以及社会组织产生和发展需要的条件。这三个组织分别代表了民间自发形成组织、外部组织介入以及商业行为介入的三种社会组织形式。以后研究的重点将围绕义工参加活动的活跃度以及义工们参加义工组织的动因进行展开。以期得到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组织建立建设的最佳方式方法。
第六组:交往与空间
(1)工业园区工人活动需求研究——臧雅然、李露、张积东
选取英泰工业区为主要研究范围,确定并分析工人休息时间人流的动态路线。选取工作地点与生活地点之间的路径,根据人的行动范围、行动时间、行动特点等因素对工人流动路线内的停留时间、停留空间、停留原因等进行分析调查,研究因此产生的空间多样性与潜在可开发空间,并与原有图面上的规划作比较。这种空间具有增加交往机会的潜力。
(2)大浪工厂中女工生活情况的调查——肖百霞、姚瑶、闫筱荻
在大浪地区的工业区中,由于产业类型和分工的原因而导致了地区男女比例整体呈现女多男少的现象。本组在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后,首先进行了工业区(工厂数量、工厂流失率、产业类型、极端情况等)及工厂基本情况(员工人数、男女比例、工人平均年龄、未/已婚比例、平均工作时间等)的调查,进而着重关注大浪女工们的工作生活情况(感情交往、居住类型等),以期为发现女工工作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空间解决方案。
第七组:城市化背景下同乡村形成与变迁过程的研究
——庄岩、王庆阳、李学东、邓瑾
走访老村时,发现同乡聚集现象明显,同乡村是外来打工者进入城市的一个跳板。在城市化中,有着重要作用。在调研期间走访了12个老村与9个新村,发现在同乡聚集形式上两者存在差异。同时对各自居住分布进行调查,发现这种空间与乡籍存在关联。在调研中,根据居住者口述,一个同乡村形成与变迁的模型被总计出来。
景观社会学这门课程自开设以来,以培养同学们“眼中有人,心中有社会,脚下有土地”为目的,鼓励同学们深入社会,了解民生,取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是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景观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一大创新及亮点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已经出版《对土地与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教学案例三辑,第四辑已经交稿。
汇报现场
李津逵老师点评
张西利老师点评
大浪青工点评发言
已有三年流浪打工史的十五岁“青工”讲述自己的人生
(图/李迪华,文/丁明君,编辑/易哲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