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学术周人物专访系列三】“工”字型成才模式

2013-10-14

“工”字型成才模式
——专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先生

人物简介:   
   杨保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教授级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规划、城市规划。
 
记者:杨老师,您好,欢迎您做客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并带来生动精彩的讲座,同时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们的专访。
正如您在讲座中所提到的,新加坡从20世界60年代开始实行“居者有其屋”的计划,到现在也已基本实现。新加坡人的聪明之处在于首先把住房问题用公共政策来规范,然后辅之以市场手段,这在同种、同根、同文化圈且同样人多地少的中国有可行性吗?
杨老师:完全照搬是非常困难的,但新加坡的做法确实对我们有所启发。因为在中国,并不存在没有房子便离开故土的现象。而新加坡只有200多万人口,于它而言,找到这个国家的捍卫者、建设者及对国家有忠诚度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新加坡政府并不想让大家“落叶归根”,希望变“落叶归根”为“落地生根”,所以只要解决了移民的住房问题,大家便乐意在新加坡“落地生根”了。

记者:我有几个在新加坡留学的同学,入学时他们都跟校方签订了协议,毕业后必须在当地服务至少六年,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落地生根”吧?
杨老师:没错,协议期满时大部分人都已经在新加坡结婚生子而且也有了自己的房子,这样一来就都不愿意回国了。

记者:我了解到,新加坡人日常的生活需求,在步行十分钟的范围内就可以基本满足了,这被称为“十分钟生活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里的机动车必然是呈刚性增长的,这种情况下,在城市和交通规划中我们应如何应对,以接近十分钟生活圈的理想状态,从而减少出行对机动车的依赖,解决日益严重的堵车和污染问题呢?
 
杨老师:这确实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问题。十分钟生活圈主要在社区层面,在新加坡的社区规划中,是以社区基层服务的公共中心为原点及核心的,彼此之间通过路道连接起来。一个社区的公共绿地是与幼儿园、小学和社区服务中心联系在一起的,环境优美,步行或骑自行车就可以到达。至于长距离的出行,如上下班或更高一级的消费,可以选择公共交通或者自驾。我们知道,城市规划必须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品质,并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目前中国所面临的是满足人的需求与经济发展谁为重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价值取舍问题,目前香港做的比新加坡好,新加坡比我们好。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要制定交通战略,明确出行的交通结构,然后匹配相应的政策制度及合理的基础设施安排布局。香港在公共轨道交通和小汽车控制方面做的很好,值得我们借鉴。

记者:您说中国应该重新做回“自行车王国”,但目前看,自行车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汽车的强力挤压,很多城市的自行车道因为机动车道地增加而被取消。
杨老师:第一步要做的便是要它们还回来,所谓“夺回路权”,北京现在正在努力。欧洲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后来在老城区开展步行化运动,一条条道路争取,把小汽车从中心区赶出去。

记者:说完新加坡,再把视角转到国内。去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后有声音说“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还有近几日的浙江余姚水灾出现的各种乱象暴露出的政府应急预案不足,通过这两件事能给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带来哪些启示?
杨老师:《雅典宪章》时指出城市活动有四大功能,包括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现在看来至少要加两个。一个是安全,过去我们假定城市是安全的,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越是人口密度高、经济活动剧烈的地方可能越容易出现安全隐患,所以安全要作为一个城市很重要的功能加以考虑;还有一个是生态,目前所提倡的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等都是很好的说明。至于你所提到的两个例子,国家已经高度重视,并发了文准备投资改造防洪排涝系统,现在正在讨论标准制定的问题,之前的标准太低,水利部门甚至说我们城市的防洪排涝标准比农田还低。前段时间还开会讨论这个问题,希望在3-5年之内有一个很好的缓解和改善。

记者:好的,谢谢。杨老师,我曾看过您的面对面访谈节目,当时您说城市规划有个基本的原则叫“先地下后地上”,就是只有把地下基础设施打牢了,上面的城市建设才能可持续进行。但在我国受限于行政体制,很多地方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往往只重地上不重地下,究竟“去行政化”的城市规划离我们还有多远?
杨老师:那很远,“去行政化”是不太可能的。城市规划本身从制度安排上来看就是政府行为,我们所做的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负责技术服务这一块,真正整个规划的编制实施管理都是政府的事。当然,我们要力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记者:好的,最后一个问题。杨老师,我们都是城市规划专业研一的学生,以您这些年的城市规划实践经验来看,对我们未来三年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建议呢?
杨老师: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工”字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宽,学习时不妨开阔一点,先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围绕城市在各领域如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培养综合素质;第二阶段是深,慢慢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度学习和研究,力争成为该方向的“专家”;第三阶段又回到宽,成为“专家”后如果还有余力再横着“走”,奔着“大师”的目标前进。

记者:这次访谈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杨老师的配合与指点,谢谢!
 
编后语
    杨老师曾说:“传承与创新不宜割裂开来,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未必不能交融,未来文化将呈现多元化和谐相容态势。”其实,在这个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时代,学科之间、行业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正处于研究生阶段的我们能博览群书、努力拓宽知识面;在传承中创新,努力锻造成为一名综合性“多元化”人才。


杨保军先生与小记者邓鑫豪、贺凤鹏亲切交谈中


(记者:邓鑫豪、贺凤鹏;文/邓鑫豪,图/茹伊丽,编辑/易哲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