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卓想,2013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一个喜欢游走于不同城市,喜欢用脚步丈量每条大街小巷,喜欢用手中的相机和画笔记录光影瞬间的“非典型工科男”;也是一个喜欢挑战,积极参与景观、建筑、城市规划等不同类别的设计竞赛,获过“园冶杯”风景园林国际竞赛设计组及规划组一等奖、第十届景观设计毕业展荣誉奖、海峡两岸建筑新人奖、全国大学生城市规划社会调研竞赛综合组一等奖等不同设计奖项的“画图汪”;同时更是一个喜欢探索,试图探究新方法与传统设计地融合,将自己的实践成果与思考过程发表于《城市规划》、《国际城市规划》、《规划师》、“城市规划年会”等各类期刊及会议,并先后获得北京大学学术创新奖、北京大学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的“北大人”。
结缘南燕
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卓想,以综合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于2013年保送北京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与南燕的三年生活因此结缘。
初入南燕,他也曾经对新的环境不适应,为了尽快让自己融入这个大家庭,卓想选择了加入协会社团,参加各种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并担任过研究生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南燕设计协会及橄榄球协会会长,在不同活动组织中,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因为这些朋友,让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变得愈加丰富多彩。
行走的意义
对于专业学习,卓想谈到了旅行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学生,旅行可能更多偏向于“穷游”,但那些曾经走过的街头巷尾、看过的建筑空间,都最终浸透到 “年轻的血液”中,凝结成设计的言语。卓想在研究生阶段旅行中,曾经扒过火车站,睡过机场,越过西北的戈壁沙漠,到过北方的村落,住过南方的土楼围屋,也游走过苏杭的庭院小阁。在黄河壶口瀑布奔腾中跳跃、在哈尔滨大剧院曲线前驻足、在碧山公园里沉思,在帕提娅人妖街穿行,在明洞商业街游走……一段段的旅行,即使穷游,即使在有限的脚步丈量下,那些适宜的街巷尺度关系,那些动人的建筑空间组合,那些精致的景观环境,也同样在内心留下深深的烙印,成为成长中最美好的回忆。
秉承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信念,卓想积极地申请学校的交换项目,在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学习期间,始终贯穿着旅行计划。除了系统研究姚仁喜、黄声远、谢英俊等当地建筑师的建筑思想,还实地考察了法鼓山农禅院、养慧禅院、兰阳博物馆、云门舞集剧院、罗东文化工场、津梅栈道、温泉图书馆、水晶教堂、向山活动中心、纸教堂、台中绿园道等一系列建筑项目、城市设计项目及景观小品项目,深化自己对于设计地理解。此外还组织了环台湾岛骑行,在十一天的骑行中,切身体验台湾南部的特色民宿以及东部的滨海岸线设计。
行走对于卓想而言,并非单纯意义的游玩。当谈到如何平衡出游与学习时,卓想用自己将学习融入到实际出游中的经历给予了回答。我们研究生阶段会面临论文发表的巨大压力,结合平日工作坊的项目探索以及交换期间所在地区的优势、特色,在出行的过程中,对于自己关注的古镇边缘区、滨海区旅游开发、社区养老、乡村旅游、艺术村活化等兴趣点进行深度挖掘,做到带着“学业目标”在行走中轻松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及前期实地调研等准备工作。
平凡之路
对于未来的工作生活,卓想谈到自己即将步入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城市设计所工作,全新的环境就如同自己刚走进南燕一样 ,相信无论未来面对怎样的挑战,也都会坚持行走,继续用脚步去丈量更多的城市;相信无论身处何方,在人生平凡之路上,不忘初心,坚持行走,必不辜负作为北大人的那份荣耀。
(图、文/卓想;编辑/易哲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