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学术周】第三弹——刘卫东之 “‘一带一路’与包容性全球化”

2017-11-01

 刘卫东之 “‘一带一路’与包容性全球化”

   2017年10月27日下午,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新生学术周系列讲座第三讲——“一带一路”与包容性全球化”学术报告在C-125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学术讲座邀请的演讲嘉宾是中国科学院刘卫东教授,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李贵才院长主持并致开场辞。

   刘卫东教授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助理、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核心骨干)。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理事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刘卫东教授长期从事经济全球化及区域发展研究,自2013年9月以来,一直从事“一带一路”的研究,2016年8月,作为唯一一位专家代表,应邀参加了中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一带一路”研究的主要观点,近年来出版了一系列重要专著,是推动“一带一路”学术发展的知名学者。

   刘卫东教授同时也是北京大学的校友,因而这次来到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进行学术报告,刘老师感到非常亲切,本次报告得到全院教师和同学的积极参与,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讲座伊始,刘老师进行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历程回顾。从2013年“一带一路”的研究和规划正式启动,到2015年三部委《推动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的出台和国内各层级政府部门以及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直至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卓越成绩,可谓是从“中国倡议”到“全球共识”。

   紧接着,刘老师也强调了我们要深刻认识到 “一带一路”建设既有超出预期的成绩,也有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例如,我们国内正规的学术话语体系尚未建立,研究的进度尚不能赶上实施的步伐,因而各种解毒层出不穷;泛化现象已经存在,各地热衷于滥用“一带一路”的理念;对沿线国家了解不够,缺少相关人才;政府热、民间冷的现象依然存在;个别项目急功近利,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和走出去意识不足。

   在谈到社会对一带一路解读时,刘老师格外激动地强调道:一带一路绝不是指这两条线的概念,我们更要注重它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在谈到人才走出去的现实问题时,刘老师向大家举了3%的数字,中国每年有庞大的留学生队伍,但只有3%愿意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去学习当地文化和技术,甚至曾经在南亚的会议中,竟然请不到中国的相关问题专家,所以刘老师语重心长地鼓励当代有志有为的年轻人,要勇敢地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去进行文化的交流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为“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奠定人才基础。

   随后,刘老师为大家讲解了关于丝路精神的发展历程和核心内涵,他指出,“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中国的,更是西亚等国家所广泛认同的文化要素,“丝绸之路”也不仅仅是一个具有固定的线路的空间现象,而是一个文化符号,是沿线各国所共享的一个文化遗产,因此“一带一路”用“丝路精神”来推动沿线国家间的合作,是和平、发展、合作和共赢的局面。在讲到经济全球化时,刘老师指出,它并不止自由贸易那么简单,我们必须了解全球化的制度背景,也必须认识其社会后果,我们不应走全球化的老路,而是应当推动全球化的机制改革和发展。

   最后刘老师进行了总结,“一带一路”的建设理念是开启包容性全球化的新时代,中国与“一带一路”各国,尊崇“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强调共同繁荣和发展。

   刘老师的讲授获得了满堂的掌声,同学们也积极进行提问和探讨。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建立了对“一带一路”倡议更加准确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热切情怀。

(图文/王宇;编辑: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