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未来城市论坛2017--议程4:超大城市和城市区域能源、环境和公共健康管理创新

2017-12-20

北京大学未来城市论坛2017--议程4超大城市和城市区域能源、环境和公共健康管理创新

   12月16日下午,北京大学未来城市论坛2017议程4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国际法学院108室进行,由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的倪宏刚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赵鹏军研究员点评。在该议程报告和交流了有关超大城市和城市区域能源、环境和公共健康管理等领域的研究。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工程学院的Anil Namdeo教授的报告是关于城市交通、环境污染与公共健康的研究。Namdeo将城市形态分为:可达性高、交通设计合理的紧凑型城市;能减少居住和劳动成本、达到空间上的平衡的市场引导扩散型城市;沿交通廊道发展的规划扩张型城市等三类。将城市形态与交通污染数据(包括流量、速度和源谱)结合,利用纽卡斯尔大学开发的PITHEM模型进行空气质量的建模,广泛应用于许多关于交通政策和方案的环境评估项目,也可以用于根据暴露于污染物的剂量来判断环境公平。最后,Nambeo教授用一个案例介绍了城市形态对交通、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来自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机械工程系先进能源与材料实验室的Susan Krumdieck教授介绍了面向未来城市的过渡工程(Transition Engineering)。她首先从城市中的汽车这一棘手问题入手,对机动车引起了城市拥堵、碳排放等一系列衍生问题进行回顾。Krumdieck教授认为类似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过渡工程通过多学科联合创新、管理和工程的方法论建立转移项目,可以在保持社会和经济活动运行的同时,降低不良因素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为北京而设计的一个“都市村庄”住宅开发过渡工程的示例展示了向未来城市的转变是如何进行的。Krumdieck教授强调城市改造时必须考虑未来的城市中会发生什么,从此反向推断一些做法是否值得。

  

   第三位报告者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与规划学院的刘堃副教授,她带来了城市慢行活动的多样性的新探索、新思考。刘老师认为不仅活动的密度可以表征城市活力,活动的多样性也可以,而活动的多样性可以从类型多样性、时间多样性和群体多样性三个维度进行量化。刘老师的研究引入了设施、安全性、公共资源等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可达性和较大面积的公园是活动多样性的主要成因,对城市包容设施、城市公共服务、城市绿化等方面的规划具有一定的启示。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的吴健生教授报告了中国大陆PM2.5的健康风险定量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吴教授收集全国范围内了各PM2.5浓度下的人口暴露比例,并定量评估了各省市自治区PM2.5导致的四种疾病死亡的人数,最后分别用OLS和GWR分析经济社会因素对PM2.5健康效应的影响和各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给出了各个地区的PM2.5健康风险以及最显著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地方政府从合适的途径入手改善PM2.5对居民健康的威胁。

  

   赵鹏军研究员对以上四位报告人的报告作了点评。首先,他认为Anil Namdeo教授的研究很有意义,模型用途很广,但如果使用到中国范围的研究中,则可能需要考虑车的排放水平不同,如“黄标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有更高的排放。而对于Susan Krumdieck教授关于过渡工程的报告,赵老师认为过渡工程是很好的想法,但可能难题不在于工程本身,而是如何在现实中进行操作,尤其是在中国一些趋势很难改变。同时,赵老师提出过渡工程或许能与之前Andre Sorensen教授报告的历史制度研究相结合,建立新的一种新的制度。接下来,赵老师提到刘堃老师关于城市活动多样性的研究目前很少,其中对空间的分类是规划人员需要去关注的,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公园和不太多的树木更容易产生多样性的结论与西方的现状也是相符的,同时他也很关注人们活动目的的多样性。对于吴健生老师的报告,赵鹏军老师认为该研究范围覆盖了全国,而且PM2.5的健康风险影响因素能与政策相接,GWR方法能分地区解决问题,因而是很重要的结果。

 

   随着赵老师的精彩点评结束,北京大学未来城市论坛2017的第一天会议议程圆满结束。

(文:梁景天;图:王宇 徐可;编辑: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