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未来城市论坛2017--议程2:超大城市和城市区域治理与制度创新

2017-12-20

北京大学未来城市论坛2017--议程2:超大城市和城市区域治理与制度创新

   16日下午,北京大学未来城市论坛2017议程2的报告与交流继续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国际法学院108室进行。该议程的主题为“超大城市和城市区域治理与制度创新”,由龚岳老师主持、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何书金研究员点评。

   第一位作报告的是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的宋彦老师,她给听众们带来了她对空间发展模式变化的研究及其与空气质量、与政策的联系。首先她梳理了测度和量化城市扩张的方法,包括对中国365个城市新增地块的区位和大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中仅有18%的城市实现了非延续性的填充性扩张,其余的大部分城市均陷入了“摊大饼”式的边缘性扩张。此外,宋老师还使用POI分析了城市的混合功能结构,并且通过大数据技术利用街景图片分析了社区、道路和绿地的设计方式。通过以上方式得出的空间结构形态参数与空气质量进行对比发现多个参数与空气质量呈显著的相关性。基于该研究,宋老师提出了如何在政策上形成可持续的城市空间结构。

   第二位作报告的是来自香港理工大学建筑与房地产系的许智文教授,他长期致力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此次报告他带来了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如何能更具有竞争力的思考。从数据对比上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比世界上其他有名的大湾区而言,并不算突出,但他认为数据不能代表一切,粤港澳大湾区拥有更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平台。他举例说,创新驱动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内含有七到八所QS排名世界前一百的高校,具有独特的优势。虽然香港地区缺乏配套产业转化平台,但整个大湾区内则有广阔的经济增长空间。发达的轨道交通和即将通车的港珠澳大桥使得大湾区内交通整体化提高、人的流动更为方便,未来将形成城市功能区域,建设用地减量增长,进一步提高人口的集聚程度。许教授总结,“一国两制,三个税区,四个中心城市”,是大湾区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大的困难,其未来要如何超过世界上其他的大湾区是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去研究。

   紧接着的第三位报告人张军来自多伦多大学地理与规划系,他的报告主题为“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模式与未来中国”。张军老师首先阐明了制度研究与城市规划间的关系:城市规划的先驱霍华德的著作表明他认为城市问题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背后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因此制度对问题的发生和解决都有重要的影响。张老师比较了诺斯经济制度主义、马克思激进制度主义、儒家文化制度主义和波兰尼历史制度主义这四种制度角度下中国的优势与劣势,以及中国未来可能的走向。最后张老师总结,不同的模式有认知差别也有价值观差别,希望研究者不要局限于自身学派而要与其他学派交流,看到自己和别人的立身之处,达到多元互动的学术范式。

   该议程的最后一位报告人是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的李贵才教授。李老师在珠三角的城市规划中有丰富的履历,他的报告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空间和制度空间。在产业空间上,粤港澳大湾区存在着“前店后厂”的竞合关系,有港澳在前,珠三角在后,带动产业迅速发展;空间协调由政府进行主导,这也是粤港澳应对区域治理的主要方式,达到空间优化、高可达性和优质生活策略的目的。在制度安排上,粤港澳大湾区遵从“国家战略”,但地理学如何研究制度空间仍待进一步挖掘,总体而言区域空间治理是未来区域发展的一个新课题。

   点评人何书金研究员认为四位学者的报告带给了在场听众非常丰富的内容,非常精彩。对于宋彦老师的报告,何书金研究员认为报告关于中国城市增长模式的差异给他带来深刻的印象,同时他也指出城市发展模式可能与国家制度有关,不同的城市的政策也会对此有所影响。对于许教授和李教授的报告,何研究员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一带一路”走出去政策紧密相连,在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起引领作用。而提到张军老师关于制度研究的报告,何老师笑言自己还没达到审视制度的高度,但是他认为我国现在强调的“制度自信”非常有道理,在十九大的报告中说得尤为透彻。随着点评结束,观众席上响起热烈的掌声,大会的议程2也就此落下帷幕。

(文:梁景天;图:王宇 徐可;编辑: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