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大学未来城市论坛议程7:新技术与智慧城市

2018-12-24

    12月16日下午2时,2018北京大学未来城市论坛的最后两项议程继续举行。首先进行的是议程7:新技术与智慧城市,北京大学刘瑜教授担任了本议程的主持及评论人。

  

  1. 刘红星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地理系教授

    刘红星教授的报告主题为《遥感技术与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挑战和前景》。刘教授首先回顾了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其以往在城市景观研究中发挥的多尺度、多维度、长时序的重要作用,同时分析了不同遥感平台、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多样化特点,因而可用于多种角度的城市研究。刘红星教授建议,将遥感技术的发展起源与未来城市研究的基线结合起来,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传统的城市遥感已经在生态遥感、夜间灯光遥感等多个领域作出不俗贡献,而现代城市遥感的前景主要有米级的超高分辨率遥感、城市边缘带遥感、激光雷达3D遥感、高光谱遥感等方向。刘红星教授最后介绍了美国最新的ICESat-2等遥感卫星的技术特点、新兴的无人机遥感技术、遥感应用联网等发展趋势,总结遥感技术在城市研究中有极大的帮助,但在应用时不应过于依赖遥感的源数据,还需要有城市的理论和模型思维,将遥感信息转化为城市需要的信息。

  

  1. 王世福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王世福教授报告的主题为《未来城市意象的智慧感知与规划前瞻》。王教授首先回顾传统时代城市意象的体验感知,包括其调查方法和要素,并且其在现代大数据参与的城市规划中也得到多方面体现。到信息时代,以珠海市为例,王教授介绍了城市意象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途径被智慧感知的途径,而且成本也较为低廉,这是在传统时代中无法做到的。王教授对未来城市意象的规划前瞻是,其会更加呈现使用者导向的集体性节点多元叠加的特征。王教授建议建立大数据助力的动态更新的城市意象评估,积极干预城市空间规划和设计,关注城市意象感知、城市使用方式和城市空间品质的关系,在理念和技术方面与时俱进。

    

  1. 龙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

    龙瀛老师作题为《测量不可测之物:识别城市设计量化对多维街道活力的影响》的报告。龙瀛老师首先简单总结了目前中国城市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与挑战,包括城市系统层面过于依赖统计资料、人本尺度层面多依赖小规模现场调研等。因此,龙瀛老师非常关注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品质和活力的机制和识别,并对此根据街景图片、遥感资料等方法做了一些相关研究,如对北京市五环以内的街道活力研究并构建了城市活力指标的评价体系。龙老师的研究结果显示,区位因素对以房价为代表的经济活力影响较大,但城市的品质也会对房价造成影响,而功能密度及街道要素对微博及点评为代表的社会活力影响更大。龙瀛老师总结,该类研究能为城市设计及建成环境精细化管理提供有效参考,并展望了数据驱动的城市活力研究在未来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潜力。

    

  1. 姜珊 美国塔夫茨大学城市与环境政策规划系副教授

    姜珊副教授作题为《可持续的公平智慧城市: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的汇报。姜珊老师以手机数据为例,探讨大数据在对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理解中的应用。具体而言,第一步是基于手机数据,提取个体活动轨迹,从而识别了市民的停留节点;第二步,预测日常交通出行,改善移动性和基础设施建设。姜珊老师还进一步将手机数据和城市公平结合,根据不同的个体的居住地和通勤距离等,进行了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都市区通勤网络的“健康度”评估和北京市PM2.5居民暴露度的环境公平性评估。姜珊老师总结,下一代的规划师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将复杂的大数据信息向公众简明地传递,做好双方的沟通,从而使大数据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规划。

    

  1. 康朝贵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本会程最后一位报告人康朝贵老师的报告题为《如何解析城市活动场所的访问特征?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矩阵分析思路》。康老师介绍,由于人群对活动场所的使用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城市活动场所的研究需要考虑人群的异质性,而手机定位数据恰能为这类研究提供较好的支持。康老师建立“人群-场所”访问频率动态立方体,描述场所及人群活动时空分异基本模式,并通过矩阵分解技术解释场所的活动节律、场所的基本功能以及被共同访问的概率,得到人群访问场所的偏好。结果显示,单个场所、场所对和多场所具有不同的访问特征、空间配置和人群分异。康老师认为,该研究方法能为城市规划和及交通管理等提供工具支持。

  

  

文字:梁景天

图片:周雨霏、王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