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大学未来城市论坛议程6:可持续的城市交通与出行

2018-12-24

    2018北京大学未来城市论坛议程6由四位专家进行有关可持续的城市交通与出行的汇报,主持人为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的杨家文教授。

    

  1. 刁弥 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系助理教授

    刁弥老师做了题为《城市轨道交通对个人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的报告。刁老师以新加坡背景,设定了以轨道交通出行为对照组,以汽车交通为实验组,运用双维度倾向评分匹配,控制相似特征的出行者在试验区、对照区和换线开通前后的出行行为。由于探讨个体时空异质性,本质性的不同,会对轨交的估计带来异常。为进一步研究轨交效应的异质性,把出行记录根据出发的点和出行目的的分类分别研究,对截面数据进行重复拟合。得到结论:通过控制异质性,轨道交通对于控制依赖有影响。

    

  1. 黄正东 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教授

    黄正东教授做了题为《城市公共交通公平性与健康出行》的报告。黄老师首先分析了公共交通对于应对城市交通问题、塑造城市形态、改善城市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出LDP(Low-Dependent Population)、HDP(High-Dependent Population)两种指标评价,面向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对城市居民进行分类。第二部分黄老师立足于健康视角对不同公交出行环境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指标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和可吸入颗粒物,事件上车辆延误、行车事故,心理上等车时间、站台拥挤、车辆拥挤等,从城市环境和地铁站内环境的健康情况进行了时空分析。

    

  1. 赵鹏军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

    赵鹏军研究员做了题为《适应人口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的报告。赵老师指出过去的交通建设重视大规模投资来发展设施建设,但目前人口增长变缓,老龄化,人口重新分布,生活方式的变化,交通在未来应以设施为主导,改变以服务为主导。赵老师梳理总结了目前综合交通的六大问题:1、网络布局不完善,跨区域、国际联通不通畅;2、供需矛盾空间差异,不平衡;3、交通衔接不畅,一体化运输服务水平;4、服务不足;5、交通安全,应急保障和绿色低碳发展;6、特大城市交通的拥堵量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提出未来的交通发展要立足于以人为本,为人服务,落脚“城市+乡村“、”城市+城市群”,从人口分布、人口流动、人口结构、人口生活方式几方面提出适应人口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区域增长与人口布局同综合交通和服务的系统优化。

    

  1. 张文佳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助理教授

    张文佳老师做了题为《缓解城市依赖的土地利用与定价政策研究:理论与实证》的报告。针对现行发展对汽车依赖的背景,张老师从两个领域探讨缓解汽车使用的策略:规划师或城市研究者倾向试图通过调整土地利用过来减少汽车出行的依赖,经济学家则试图通过定价策略如拥堵税来表现出汽车出行的负外部性,进而减少汽车出行。面对两个领域存在的互相质疑,张老师立足于经济领域,利用非传统单中心的城市经济模型论证了土地利用政策可以替代定价策略。并在理论方面表示如果存在规划失灵,只有土地政策能应对问题,定价政策是无法解决的。但是,在既存在市场失灵又存在规划失灵时,需要整合两种政策将个人最优转变为追求社会最优。

  

  

文字:赵雅静

图片:周雨霏、王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