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系列 - 董程程

2019-06-10

人物简介

       董程程,山东济宁人,2012年进入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攻读地理学(生态规划与生态修复技术)硕士研究生,2015年转为攻读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SCI论文三篇。曾获得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学习优秀单项奖,获评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在读期间曾担任城规学院博士班党支部书记。毕业后继续留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从事博士后工作。


image.png


南燕生活

       2012年来到南燕,是我第一次到南方生活。最初的印象就是陌生与兴奋。我是怀着忐忑的心情踏入了这个校园。

      还记得研一的时候,忙碌在各类课程学习中,忙着读文献,忙着做汇报,忙着写论文,由于转专业,要学的东西很多。现在回想起来大概就是这些课程帮助我从宏观到微观的跨越。

在这里,我也很幸运的遇到了我的导师曾辉老师。原本我硕士阶段打算做景观生态方向的研究,当曾老师了解到我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想法后,就鼓励我从事基础生态研究,并且积极地引导我完成博士学位研究。博士的求学之路并不轻松,但是在之后我和博士班同学交流的时候才体会到曾老师的良苦用心。除了事无巨细的指导,曾老师的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以及让我无后顾之忧的支持,才是博士学位学习的最重要的收获。

       而学院的轻松愉快的氛围缓解了我很多学习上的压力。不同研究方向的小伙伴在一起畅聊、一起打球、一起参加活动,让我开拓了眼界。学院老师的关怀也无时无刻不在,他们经常组织各类活动丰富我们的生活。


科研与情怀

       作为一名生态学博士研究生,我研究的内容是全球变化背景下,我国北方退化草地恢复的生物学机制,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为什么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最早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话题是一个多么迫切的环境和民生问题,直到2013年的暑假,我走进了内蒙,我才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北方草地面临严峻的退化问题。这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的多样性,同时也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儿时童谣里的“天苍苍,野茫茫”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漫漫黄沙。草没了,牛羊也就没有了。走进当地牧民家里,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因为生计而承受的巨大压力。自此,我在海拔2000米的草原上开始了长达5年的野外研究工作。从物种,到群落,再到生态系统,我们试图通过多维度的研究,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草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更重要的是寻找退化草地恢复的有效措施。这个过程也让我认识到,我们认为好的草地管理措施并不一定是真的好,生命的奥妙在于他自身的适应和调节能力。我希望自己的研究是一项有情怀的科研工作,我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社会做一点点贡献。


感恩与未来同行

       机缘巧合之下来的了南燕,在这里,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朋友。这里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魔力的地方。

       感谢我的导师曾辉老师这些年来的鼓励和支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曾老师不仅支持我完成了博士研究工作,更教会了我如何去做研究工作。

       7年时间,从师妹变成了师姐,不变的是大家对我的关爱和帮助,感谢身边人的鼓励和支持。

       最后希望师弟师妹,不负青春,勇敢前行。笃学明志,致知于行。我们不仅要在象牙塔里活出精彩,更要拥有北大人的家国情怀。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