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学者相聚云端,共同探讨轨道交通效应

2020-08-18

2020年8月13日上午, 由北京大学(深圳)未来城市实验室主办的“Travel and land impacts of transit”主题学术沙龙以线上会议形式成功举行。沙龙由明尼苏达大学曹新宇教授、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仝德副教授主持,邀请了来自明尼苏达大学、香港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暨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的6位学者分享在轨道交通效应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与国内外200余位师生展开热烈的线上交流互动。

 

报告人及题目

 

武文杰 教授 暨南大学

Impacts of rail transit access on land and housing values in China: a quantitative synthesis

 

关成贺 助理教授 上海纽约大学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public transit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仝德 副教授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The reshaping of land development density through rail transit: The stories of central areas vs. suburbs in Shenzhen, China

 

黄晓燕 副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

Can metro transit reduce driving? Evidence from Xi’an, China

 

陶涛 博士研究生 明尼苏达大学

The road less traveled :does rail transit matter?

 

周江评 副教授 香港大学

Using Big and Open Data to Analyze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微信图片_20200818083313.png

 1. 武文杰教授报告

Impacts of rail transit access on land and housing values in Cahina: a quantitative synthesis

轨道交通投资是地方政府城市开发的重要工具,但是发展中国家背景下轨道交通可达性对房地产溢价的作用尚缺少相关文献的证明。暨南大学武文杰教授的研究应用meta analysis方法研究了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武教授回顾了1997年到2018年67篇高水平实证研究文献在数据、方法上的特点,揭示出地铁可达性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显著影响。这项研究在评估发展中国家轨道交通改善对房地产作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1.png

 

2.关成贺助理教授报告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public transit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上海纽约大学关成贺老师的基于上海详细的数据研究发现,2000年以后在上海核心区建成的高层建筑与地铁站有很强的空间邻近关系,但是,如果考察空间相关关系(以地铁站为核心500米缓冲区内高层建筑数量与时间-距离来测量),则外围的空间相关关系是强于核心区的。关老师认为这可以由三点解释:上海的城市发展阶段、地铁存在于高密度开发之后、上海的土地利用政策。这个案例研究可以为中国其他大城市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提供借鉴。

2.png

 

3.仝德副教授报告

The reshaping of land development density through rail transit: The stories of central areas vs. suburbs in Shenzhen, China

仝德老师的研究关注2008-2014期间深圳三条新建地铁线周边2km范围内土地开发强度的变化情况。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加入地块区位等控制变量的情况下,距离地铁站越近,土地开发的强度越高,距离衰减效应在城市中心区、近郊区和远郊区都表现显著,但存在衰减效应依次递减的特征。在加入了控制变量以后,距离衰减效应虽在总体上仍然成立,但在远郊区其效应出现反转,远离地铁站的区域开发强度反而上升。实证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站点对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在不同区域有不同影响,TOD的集聚效应在城市中心区要明显强于郊区。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城市郊区TOD的发展趋势如何,值得进一步探究。

3.png

 

4.黄晓燕副教授报告
Can metro transit reduce driving? Evidence from Xi’an, China

陕西师范大学黄晓燕老师的研究聚焦了通过轨道交通减少小汽车使用的问题,她运用2014年西安的数据,采用了横截面分析和类面板分析,检验了轨道交通如何影响小汽车驾驶频率。面板分析结果显示地铁周边社区与小汽车使用量呈负向关系,而横截面分析则显示无影响,存在误导性。研究指出地铁交通的发展以及站点周边社区的规划能潜在地减少小汽车驾驶频率,缓解生态环境及交通拥堵的压力。

4.png

 

 

5.陶涛博士研究生报告

The road less traveled :does rail transit matter?

明尼苏达大学陶涛博士生的研究探讨轨道公共交通对于减少道路交通的作用。他以美国双城地区为例,运用类实验的研究方法,比较在绿线轻轨开通前后其影响范围和非影响范围内路段的道路年平均日交通量,控制可能存在影响的混杂变量,如土地利用类型、公共交通供给、道路等级等。陶涛通过负二项回归构建了两个模型,模型一检验绿线开通前后道路交通的变化,模型二检验绿线对道路交通随着时间变化的影响。最后研究发现:绿线轻轨的开通减少了18%的沿线道路的年平均日交通量;绿线轻轨在开通之后的前两年减少了道路交通,但是其效果在接下来的两年变小了。该研究凸显了混杂因子在建模中的重要性,相比于普通公交系统,轨道公共交通对于小汽车使用者更有吸引力,同时提升了整个交通系统的效率。

5.png


6.周江评副教授报告

 Using Big and Open Data to Analyze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香港大学周江评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一项探索性、验证性的研究,该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利用大数据和开放数据(BOD)来有效地量化TOD属性和TOD结果,如何定量地检验TOD属性和TOD结果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基于来自中国深圳的BOD,创建指标以衡量TOD属性和结果,拟合了六个回归模型来量化TOD属性和TOD结果之间的关系。该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数据相比,BOD具有明显优势,可以将BOD用于完善TOD分析,同时该研究发现了反效果和乘数效应。最后,研究指出未来可以探讨如何利用BOD优势在更广的时空维度上监测物质条件改善对TOD结果的影响,以及建立综合平台来评估TOD环境与人的交互以及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之间紧密联系。

6.png

学者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们纷纷踊跃提问,大家对报告相关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次学术沙龙将轨道交通效应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和新趋势进行了展现,为参会的老师和学生提供了研究新思路,也为今后的学术交流、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最后,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Travel and land impacts of transit”主题学术沙龙圆满结束。

 

 

附本次学术沙龙报告已发表的论文:

[1]Wenjie Wu, Siqi Zheng, Bing Wang, Minzhe Du. Impacts of rail transit access on land and housing values in China: a quantitative synthesis[J]. Transport Reviews, 2020, 40(5), 629-645.

[2]ChengHe Gua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public transit development in Shanghai[J]. Transport Policy, 2019, 81, 371-380.

[3]Xiaoguang Wang,De Tong,Jing Gao,Yang Chen. The reshaping of land development density through rail transit: The stories of central areas vs. suburbs in Shenzhen, China[J]. Cities, 2019, 89, 35-45.

[4]Xiaoyan Huang, Xinyu (Jason) Cao, Jiangbin Yin,Xiaoshu Cao. Can metro transit reduce driving? Evidence from Xi’an, China[J]. Transport Policy, 2019, 81, 350-359.

[5]Jiang ping Zhou, Yuling Yang, Chris Webster. Using Big and Open Data to Analyze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20, 86(3), 364-376.